很多人都认为“老掉牙”是一件理所当然的事情,实际上,我们的牙齿和胳膊、腿一样上上通,不生病是不应该掉的,那么,到底是什么病让我们的牙齿没了的呢?这就要说到口腔排名最靠前的两大疾病——龋齿和牙周病。
口腔的温度和湿度都很适合细菌繁殖,而且容纳着超过 700 种细菌(其中既有有益菌又有有害菌),只要有食物残留,细菌的所有繁殖条件就都具备了。这些细菌以食物残渣为养分,形成紧紧黏附在牙齿表面的牙菌斑。牙菌斑中的致龋菌会分解食物中的糖分产生酸性物质,腐蚀牙齿硬组织(主要成分是碳酸钙),形成龋齿,龋齿一直发展下去,整个牙齿都会被腐蚀掉,直到剩余的残根脱落或被拔除。而牙菌斑中的牙龈卟啉单胞菌等有害菌,则会引发牙周组织炎症,导致牙龈出血、包裹牙根的牙槽骨发生不可逆的吸收,最终导致牙齿因为缺乏牙槽骨的包裹和支撑而脱落,由于这个过程常常会持续几十年,所以大家都以为是“老掉牙”。实际上,如果不给细菌留食物就不会患龋齿和牙周病,牙齿的寿命就应该比人的寿命更长。
所以,日常口腔护理的核心是不给细菌留食物,目标是清除所有牙菌斑。清除牙菌斑的有效方法有哪些呢?
首先要知道上上通,牙菌斑黏附力非常强,只有施加一定的机械摩擦力才能去除,饭后用清水漱口虽能及时清除口腔内的食物残渣,但菌斑是漱不掉的,所以漱口不能替代刷牙和用牙线,仅可作为辅助清洁手段。有人会说用药物性漱口水抑制或杀灭细菌总可以吧?实际上无差别的抑菌和杀菌也会破坏口腔内的有益菌,使正常菌群的平衡被打破,长期大量使用易造成真菌感染等情况。所以,除了患有牙龈炎、口腔溃疡等疾病需要治疗外,常规口腔护理时药物性漱口水并不被口腔专家所推荐。也正是由于菌斑需要一定的机械摩擦力才能去除,所以,太软的牙刷和太轻柔的力量也是刷不掉的,所以建议选择中软毛牙刷、采用巴氏刷牙法、施加适合的力度刷牙,起到既能去除牙菌斑、又不会损伤牙齿表面的作用。
刷牙只能清洁牙齿表面60%的区域,剩下40%的牙缝需要牙线辅助清洁(使用常规牙线有困难者推荐使用Y型牙线棒)。使用牙线时,绷紧牙线,将其缓慢滑入牙缝,向前拉或向后推对牙齿邻面形成C型包裹,上下拉动,刮除牙齿邻面的牙菌斑和食物残渣,每个牙缝都要清洁到。为了不给细菌留食物,最好三餐饭后都刷牙(至少早饭后和睡觉前各一次),中间不吃零食不喝饮料,且每次手动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,电动刷牙时间不少于2分钟,才能保证刷牙“面面俱到”、不留死角。
另外,当我们一个月左右都在同一个区域留死角(如下前牙舌侧面),那这里大量繁殖的细菌就会和食物残渣及唾液里的矿物质形成牙石,紧紧贴附在牙面上,无法通过刷牙刷掉,作为细菌的“堡垒”保护着细菌进一步的繁殖和对牙齿及牙槽骨的破坏,最终导致牙齿脱落。若想去除已经形成的牙石,须专业的医生采用超声波震动或专用器械刮除,也就是大家常说的“洗牙”和“深刮”,所以,洗牙不是为了让牙齿变白,而是为了让牙齿健康。
综上所述,只要我们有效刷牙、定期口腔检查、对口腔问题早发现早治疗,就能及时预防和阻断龋齿、牙周病的发生和发展,使100岁不掉牙成为现实。
作者:王学玲 航天中心医院口腔科 主任医师
富腾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